我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种子问题调查(上)

发表时间: 2008-07-14 11:43:07

作者: 民主建国会张掖市委员会

浏览:

马铃薯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兴起,市场对加工型马铃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促进了马铃薯生产由鲜食型向加工型的转化,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自1998年以来,我市专用马铃薯示范推广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至目前已稳定在1万公顷左右。为适应专用马铃薯产业化生产的需要,使专用马铃薯种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市先后引进和繁育了大西洋、夏菠蒂、新大坪、D-1533等脱毒马铃薯良种,山丹县还筹建了集科研、生产、开发和经营为一体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脱毒种薯生产已达到了程序化、规模化水平,生产繁育技术已步入国内领先行列。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加大了试验示范力度,使专用马铃薯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地膜覆盖栽培、脱毒种薯繁育等技术已在我市得以普及推广,从而使产量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平均产量由1998年的每公顷15.5吨,增加到2006年的每公顷22.8吨,增产44%。政府对马铃薯产业进行了引导和扶持,建成了张掖市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山丹县瑞源淀粉等大中型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马铃薯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年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12万吨,去年加工马铃薯4.4万吨,产值8334万元。
      我市的马铃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据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张东玉介绍,当前这一产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种植盲目分散,规模化程度低。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虽然逐年扩大,但绝大部分适宜区域,仍处于零星种植状态,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存在地块选择的随意性,种薯选用的盲目性,种植密度的随机性问题,统一管理和集中经营措施无法落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二是投入严重不足,耕作管理粗放。马铃薯生产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大部分农户由于受传统栽培观念的影响,对专用马铃薯生产要加大投入的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施肥、灌水和病虫防治方面,生产管理粗放,专用商品薯生产和普通薯生产无差异性措施,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使种植效益低下,从而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这对进一步示范推广和扩大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三是营销系统紊乱,市场价格不稳。在马铃薯收获季节,虽然参与经营的组织很多,但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协会却很少。由于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个体户在订单生产区域随意加价或不注重质量的盲目收购,导致市场混乱,加之农户的市场意识不高,严重挫伤了投资商的积极性,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四是商品意识差,质量无保障。由于人们的商品意识不高,在专用商品薯分级包装时,不认真挑选,有意掺入不合格产品,使不合格产品在市场大量流通,当专用商品薯达不到质量标准,就会给市场营销组织和加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造成带动加工专用马铃薯产业链条的松弛或断裂。五是推广力度小,技术不到位。在不断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市虽然形成了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技术体系,但由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员较少,经费紧缺,在种植面积大、生产经营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对因地制宜的专用马铃薯栽培技术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使种植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专用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六是监督体系不健全,质量检测力度小。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尚未出台,马铃薯质量管理无法规范,产品质量缺乏检测,专用商品薯仅以外观确定质量,对加工要求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干物质、比重等重要指标无法掌握,使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产业化生产缺乏质量监督和控制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民乐、山丹等马铃薯主产区调研时发现,无序的马铃薯种子购销、贩运,既不能保证种子的品种和质量,还会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亟待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要提高单位产量、种植出高品质的马铃薯,种子是最关键的环节。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马铃薯种子问题十分突出,这势必影响和制约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民乐县农业局局长韩学海介绍,该县今年计划种植马铃薯10万亩,按照每亩200公斤计算,需要种子2万吨,为了解决种子储备问题,县上借支300万元给各乡镇用于购买种子,各乡镇积极响应,将这部分种子款分解到村,村上的贩运大户先后从陕西定边,我省定西等地调储种子4000多吨。但由于是各乡镇、村组的贩运大户自发组织种源,他们既没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又缺乏基本的种子辨别能力,所以所购种子的品种、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种薯,只是普通的商品薯。把这样的商品薯当做种薯来种,虽然价格低、前期投入小,但是产量低、质量差,而且容易大面积感染病虫害,给农户带来损失。另一方面,种子的质量没有保证,就不能保证产量,这样会导致农户种植的风险加大,既影响农户的生产效益,还可能影响到明年的种植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影响马铃薯产业的整体发展。
    马铃薯种薯质量问题一直是农业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近几年,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已经把马铃薯种薯的培育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目前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建成的绿禾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培育脱毒马铃薯种薯800吨;山丹县马铃薯种薯脱毒快繁中心去年培育的脱毒种薯也将近5000吨,加上金秋种业、金玉种业等其他单位培育的种子,种薯储备基本可以满足广大农户的种植需求。但是,由于农户在实际生产中对种薯的认识不足,只按照传统的耕种方式,将前一年剩余的商品薯作为种薯来种,购买种薯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脱毒种薯的认识也有偏差,将脱毒种薯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等概念混为一谈,没有真正意识到脱毒种薯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作用。民乐县种子管理站站长李永寿给我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脱毒马铃薯种子每公斤价格在2元左右,每亩地需要200公斤,加之化肥、农药、水费等,每亩地的投入是700元,正常年景下,按每亩地平均2.5吨产量的保守估算,纯利润也在1000元以上;一般的种子虽然每公斤只有1.2元钱,由于品系差、自身带病毒,种子退化严重,产量却不到1.5吨,除去化肥、农药、水费等,每亩地纯收只有600元。购买脱毒马铃薯种子虽然价格高、前期投入大,但对比产出效益显而易见。
    不仅仅是种薯影响农民的收入,马铃薯的品种也直接影响关系到农户的实际利益。山丹县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曹玉芳经理说,现在加工企业对马铃薯的品种要求非常严格,这直接关系到加工的成本和产品的质量,只有按需种植、按量种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户的切实利益。
      作为种子产业之一的马铃薯产业,因其后续加工链条长、加工增值空间大、受益辐射范围广等优势,受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重视。马铃薯是我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特色产业。市农业局的有关专家认为,要把我市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快脱毒种薯快繁生产步伐,建立脱毒微型薯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繁育基地,组织力量引进选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本地气候、土壤、水肥条件的专用型、高淀粉型、鲜食型品种,加大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制定马铃薯种植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推动马铃薯生产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把我市建成最大的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和一流的加工专用薯原料生产基地。马铃薯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兴起,市场对加工型马铃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促进了马铃薯生产由鲜食型向加工型的转化,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自1998年以来,我市专用马铃薯示范推广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至目前已稳定在1万公顷左右。为适应专用马铃薯产业化生产的需要,使专用马铃薯种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市先后引进和繁育了大西洋、夏菠蒂、新大坪、D-1533等脱毒马铃薯良种,山丹县还筹建了集科研、生产、开发和经营为一体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脱毒种薯生产已达到了程序化、规模化水平,生产繁育技术已步入国内领先行列。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加大了试验示范力度,使专用马铃薯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地膜覆盖栽培、脱毒种薯繁育等技术已在我市得以普及推广,从而使产量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平均产量由1998年的每公顷15.5吨,增加到2006年的每公顷22.8吨,增产44%。政府对马铃薯产业进行了引导和扶持,建成了张掖市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山丹县瑞源淀粉等大中型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马铃薯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47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年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12万吨,去年加工马铃薯4.4万吨,产值8334万元。
      我市的马铃薯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据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张东玉介绍,当前这一产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种植盲目分散,规模化程度低。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虽然逐年扩大,但绝大部分适宜区域,仍处于零星种植状态,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存在地块选择的随意性,种薯选用的盲目性,种植密度的随机性问题,统一管理和集中经营措施无法落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二是投入严重不足,耕作管理粗放。马铃薯生产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大部分农户由于受传统栽培观念的影响,对专用马铃薯生产要加大投入的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施肥、灌水和病虫防治方面,生产管理粗放,专用商品薯生产和普通薯生产无差异性措施,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使种植效益低下,从而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这对进一步示范推广和扩大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三是营销系统紊乱,市场价格不稳。在马铃薯收获季节,虽然参与经营的组织很多,但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和协会却很少。由于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个体户在订单生产区域随意加价或不注重质量的盲目收购,导致市场混乱,加之农户的市场意识不高,严重挫伤了投资商的积极性,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四是商品意识差,质量无保障。由于人们的商品意识不高,在专用商品薯分级包装时,不认真挑选,有意掺入不合格产品,使不合格产品在市场大量流通,当专用商品薯达不到质量标准,就会给市场营销组织和加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造成带动加工专用马铃薯产业链条的松弛或断裂。五是推广力度小,技术不到位。在不断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市虽然形成了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技术体系,但由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员较少,经费紧缺,在种植面积大、生产经营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对因地制宜的专用马铃薯栽培技术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使种植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专用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六是监督体系不健全,质量检测力度小。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尚未出台,马铃薯质量管理无法规范,产品质量缺乏检测,专用商品薯仅以外观确定质量,对加工要求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干物质、比重等重要指标无法掌握,使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产业化生产缺乏质量监督和控制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民乐、山丹等马铃薯主产区调研时发现,无序的马铃薯种子购销、贩运,既不能保证种子的品种和质量,还会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亟待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我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种子问题调查(上)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