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8-07-14 11:36:08
作者: 民主建国会张掖市委员会
浏览:
食品安全涉及群众的健康,经调查我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食品污染问题尚未全面根治。化学品、抗菌素、激素的大量使用,对土壤、水体、大气环境、生态链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相当严重;食品工业中应新原料、新工艺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问题。二是法规体系不健全。食品检测标准非系统化,食品标准建设滞后,导致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缺少权威性。三是政府监管缺位。相前监管职能部门多头管理、主体职责不明确、协调整治不健全、监管力量不足,导致食品安全出现执法无据、执法不严、执法缺位现象。
建议:
1、府可通过公共采购的方式,购买食品检测工具,发送到社区,供市民购买食品时自行检测。新闻媒体也应适时介绍一些简易的食品检测手段。
2、预防为主,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政府或行业食品安全网站和信息发布制度。在企业自报和主管部门对食品基地、企业进行地毯式清查的基础上,把所有符合市场准入的食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登录注册在政府或行业食品安全网上,分类编号,标明该食品原料产地、添加剂名称、比重、奖惩档案及法人诚信承诺等。食品安全一旦没有达标,即取消资格。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定期由指定机构统一发布全市的食品安全信息指数。每年组织一次由市民点评、社会公评、专家细评的食品安全活动。
3、建立社区预警、执法联动、问责追究、学校教育等长效管理机制,构筑群防、群检、群查的全民监测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社区预警机制和网格化监管制度。组建社区(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志愿者(协管员)队伍,协助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把监管落到实处。建立问责追究机制,对伪劣食品生产企业的主管审批单位进行问责追究,对"证照"全无的食品加工企业所在地的乡、镇、村负责人问责追究,设立社区食品安全投诉信箱和举报热线,出台上不封顶的有奖举报制度。建立食品安全执法联动机制,加大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执法力度。在中、小学开设食品安全卫生公共教育课程,提高青少年的食品安全卫生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4、健全市、区(县)食品产销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从食品原料(产地)选用、加工生产到储运经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统一标准,提高食品进入市场的门槛。要完善检验检测系统,整合质检、卫生、经委、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资源(包括技术力量和检验检测设备),建立全市性的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在重视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食品销售终端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本市非生产基地和个体生产食品,以及境外、外省市进入张掖的食品的监管。
5、修订《张掖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食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明确提出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加大打击力度;引入"风险管理"概念,规范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内涉及食品安全的分析、评估及风险管理;增加有关惩罚性赔偿的条款。
6、强化市、区(县)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职能。1、树立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评价分析,尤其是对新产品安全性的评估。2、建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食品安全工作,并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作出重大决策。该委员会应直接对市长负责。
(此提案为市政协主席督办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