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8-07-14 11:29:13
作者: 民主建国会张掖市委员会
浏览:
"积极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之一,也是"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尽早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市政府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任务,面临很多困难。一是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序较低,劳动技能缺乏,适应不了当前非家产业的发展要求,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 难;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呈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一些民工在外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民工光打工,不挣钱;三是外出打工的民工经过培训的少。全市劳务输出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低,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例还不高。
我们建议: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劳务输出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把劳务输出出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并采取企业化、市场化动作方式,大力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市政府成立一个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各地有效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进我市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培训、输送、跟踪、管理的工作构架和作业模式。在组织管理方面,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纳入全市就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各县(区)宜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加强对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输出劳动力进行全面摸底,建档立册,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确保劳务输出渠道畅通、合理有序,增强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和有效性。
二、设立专项基金,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经费保证。建立设立“张掖市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专项基金”,将农民工培训纳入扶贫项目,从扶贫款中划出一部分,直接用于补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岗前培训和劳力输出工作,使劳务输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可否考虑由市发改委将劳务输出项目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每年列出一定专项资金,并由财政将此项目列入年度预算,每年划拨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劳务输出工作;并积极争取省上和国家就业项目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以解决劳务输出中资金缺乏的问题。
三、加强农民中的岗前培训,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市、县区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建立新的培训机制。以市场引导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增加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和培训与就业结合的机制,加快建立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各方参与的大培训与就业结合的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转业、转岗、职业资格等方面的培训,使城乡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形成以职业培训技术学校为骨干,多种办学模式并存的教育体系;形成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以及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训模式。建议重点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即对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上学的,要实施100%培训,100%就业。这部分人是农村青年劳动力主体,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培训和就业相对较容易。对一个两后毕业生的培训,时间一般在2个月左右,投资人均200——300元,输出后,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收益长远,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GDP增长的最好办法.在培训内容上,陉要加强对劳动技能的培训,又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期法律意识,教育他们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把劳务输出作为一种产业来对待,给予必要的政策推动。随着我市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家业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将不断下降。除了在相地民营企业就业外,大量家民开始出外寻找就业机会。劳务输出的收入足以构成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建议尽快制定农民工培训和输出的激励政策,各有关部门群策群力,协调合作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项服务工作,积极扶持农民工培训和输出事业。
五、成立一个农民工维权机构,以保障我市外出找工者的全法权益。形成以市为中心,市及劳务输出重点县区为分支机构,市政府驻外办事处为延伸机构的民工权益保护救助网络,协调有关方面有效硼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